2019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立足于“构建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工作全局,坚持广延伸、全覆盖、高标准,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截至目前,已完成交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16.6288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6.3137亿元的101.93%。完成客运周转量561729万人公里,比上年同期的498446万人公里增加了63283万人公里;完成货运周转量541386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的540240万吨公里增加1146万吨公里。
(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交通行业指标共有6项,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力争乌江航运瓮安港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推动乌江航运瓮安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截至目前,项目总体规划已经州人民政府审核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办理工可批复前置手续,待手续办理完成后送省发改委批复。因资金、项目手续办理等原因,难以在年底前开工建设,经县人民政府同意,此项考核指标不予扣分。
2.建成G354瓮安银坑水至肖家坳(渔河至肖家坳段)、S308道坪至建中、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段公路、瓮安县云中港至岚关一级公路永和连接线
(1)G354瓮安银坑水至肖家坳公路改扩建项目。高枧至肖家坳段由都匀公路管理局作为业主单位实施,已建成通车;鱼河至高枧段由都匀公路管理局作为业主单位实施,正准备启动征地拆迁;银坑水至鱼河段由瓮安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开展前期工作,由于建设规模的调整,已经获得州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初步设计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已完成评审,正在进行修改,待批复。(2)S308道坪至建中公路(瓮安段)改扩建工程。已于10月建成通车。(3)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及江界河至天文公路改扩建项目。珠藏至瓮水司段全长10.004公里,已完成施工招标,路基已基本成型,完成总体形象进度65%;江界河至天文段全长6.805公里,由于建设规模的调整,已经获得州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初步设计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已完成评审,正在进行修改,待批复。(4)云中港至岚关(永和连接线)项目。路基已成形,因资金链短缺暂未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截至12月底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80%,待多方筹集到资金后迅速开展油面铺设工作。
3.完成瓮马、贵瓮、安江、道瓮等境内高速公路可视区域的20公里防护林工程
此项考核指标属于2019年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任务中“建设千里多彩生态廊道(21公里)”项指标,具体由辖区瓮马、贵瓮、安江、道瓮养护公司实施高速公路建设沿线绿化补植工作,截至6月底,已全部完成瓮马、贵瓮、安江、道瓮境内高速公路可视区域的20公里防护林工程补植任务。
4.完成全县30户以上村民组862条1356.658公里通组公路建设
2017年8月以来,我县按照“不通则搬、不搬则通”和“破解‘三道’难题、强化‘六项’保障、重视‘一个’环节”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全县30户以上村民组862个1356.658公里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项目收尾工作。已于5月底全部完成验收并移交乡镇管养。
5.大修农村公路30公里以上,建成生命防护工程180公里以上
(1)草塘至平坝公路K24+650—K39+587段灾毁恢复重建项目。全长14.587公里,截至12月底,已完成路面水泥稳定层铺装,因资金链短缺,正在开展油面层铺装准备工作,待多方筹集到资金后迅速开展油面铺设工作。(2)珠藏至丰岩K0+000-K11+500段灾毁恢复重建项目。全长11.5公里。截至12月底,已完成路面水泥稳定层铺装,因资金链短缺,正在开展油面层铺装准备工作,待多方筹集到资金后迅速开展油面铺设工作。(3)Y007三支岩至玉华公路K27+347~K32+347段大修工程。全长5公里,已于12月底建成通车。(4)处置生命防护工程隐患里程180公里以上。已于12月底全部完成项目建设。
6.大力推广应用“通村村”农村出行服务平台,让百姓出行快、农货出山入山快
当前平台录入客运班线86条,客运车辆305辆,出租车1157辆,匹配驾驶员2081名,激活驾驶员数1737名,营运客车上线率达100%。
(三)全力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
1.县乡道改造项目。今年,我局实施的县乡道改造项目仅有1条,为X941瓮安县上角柒至茶园(上角柒至木引槽段)公路改造工程(2018年续建项目)。项目全长6.994公里,预算总投资5554.69万元,已于11月底建成通车。同时,为缓解珠藏镇区交通拥堵压力,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由我局作为业主单位实施珠藏环线改造项目,起点顺接原S205k78+500处(珠藏镇中海石油加油站),终点桩号为K1+733,全程1.733公里,预算总投资753.1969万元,已于10月底建成通车。2.灾毁恢复重建项目。除政府工作报告需完成的项目外,2019年我局再建或续建的灾毁恢复项目1个,为高家坳至旧州段灾毁恢复重建工程11.482公里,已于11月底建成通车。
3.“四好农村路”示范项目。今年实施的“四好农村路”示范项目共计4条线路,分别是:X945高坡山至朱家山(岚关至朱家山段)6.1公里,X936岚家坪至岚关公路5.52公里,X944高家坳至永和(白水河至岚家坪段)4.34公里,S308瓮洞至毕节(白水河至营定街段)14.68公里,已于9月底全部创建完毕,10月完成了项目验收工作。4.“畅返不畅”项目。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于“畅范不畅”项目批复,我县2019年实施第一批“畅返不畅”项目共计4个,分别是瓮安县银盏镇产业道路工程总里程0.737公里,瓮安县岚关乡章阁村产业道路工程总里程3.024公里,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老坟嘴至蔡家湾公路工程总里程0.545公里,瓮安县永和镇观塘村写字岩至观塘公路工程总里程0.197公里,以上项目已于9月底建成通车,10月完成验收工作。
(四)农村公路管养规范有序
1.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公路1041条2549公里,其中:提等省道4条167公里,县道18条309公里,乡道29条303.4公里,村道128条400公里,通组公路862条1357公里。工作中,我县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工作,一是制定并印发了《瓮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瓮安县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县人民政府与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街道)分别签订了《瓮安县2019年交通运输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公路管养职责、资金分别落实到交通运输局、乡镇(街道)、村,初步建立了农村公路三级管养体系。养护工作中,继续挖掘“公路管护员”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优先承包给精准扶贫户管养,真正实现建成一条公路、带富一方百姓,让每一条路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中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抓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今年以来,受凝冻天气、汛期水毁影响,导致部分农村公路挡墙、路基垮塌、路面损坏,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我局对高坡山至朱家山(岚关至朱家山段)、晒灰窑至温水塘、S308翁洞至毕节(永和至旧州段)、构皮滩至老坟嘴(小河山至老坟嘴段)、S307旧州至毕节(天文至平坝)等公路进行了及时恢复,共出动挖掘机2台,装载机3台,自卸车5辆,皮卡车2辆,运输砂石500余方、沥青20余吨等应急物资,清理坍塌方6500余立方米,确保公路一旦发生垮塌、塌方等中断交通情况能第一时间恢复交通并逐步修复受损路面,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三是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处治,截至目前,共治理路基缺口15处,修复波形梁钢护栏108米(180公里安防工程目标任务形象进度为70%),增设标志标牌6块,治理公路塌方2处。四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雕细琢农村公路,积极开展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2019年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项目11条91.97公里,逐年增创,以示范项目带动全县“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预计到2024年,“四好农村路”创建项目覆盖全县农村公路,使得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输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基本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畅通舒美、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服务体系。
2.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得到进一步维护。截至目前,按照依法治路的总要求,不断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一是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组织开展“路政宣传”“路政咨询”及“防灾减灾日”活动共计3次,制作展板3幅、张贴宣传画32幅,6月中旬,在县城广场集中开展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贵州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在主要干线公路制作固定标语8幅,深入企业、厂矿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利用治超站(点)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深入乡镇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是不断加强路政执法工作。根据不同道路运输状况、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开展路政巡查,并坚持经常性的上路巡查。共查处破坏、损坏公路附属设施违法行为12件,当场制止和现场清理乱倒垃圾23起,纠正违法占利(用)公路加水、修车5家。三是不断强化超限运输治理工作。着重抓好超限运输的宣传、管理工作,通过采取上路巡查和设点检查的形式开展超限治理工作,运用治理动态与静态治理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依法治理超限运输,全年,累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305辆,采取卸载及劝返的方法进行治理,同时,积极开展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3次,并按照“一超四罚”的原则将超限治理情况报相关责任部门处理,共同加大对超限运输的治理力度。
(五)道路运输管理水平不断攀升
全县共有客运企业(含出租、公交企业)22家,班线客车141辆、旅游客车36辆、城市公交车52辆、城乡公交车123辆、出租车1157辆;二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3个;有普通货运企业31家,营运货车402辆;有驾驶培训学校6家,教练车285辆;危险品运输企业5家,危货车辆62辆、一类维修企业4家、二类维修企业5家、三类维修企业162家。道路运输管理工作面临行业种类多、规模面积大、机构布局分散、执法队伍少等诸多难点。一是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上半年,分别与全县所有道路运输企业签订《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率100%。二是严格监管,排查隐患。制定了春运、春节、两会、汛期、五一、国庆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按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开展了岁末年初安全生产、今冬明春专项整治、火灾高风险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长途客运班线专项整治、“两客一危”重点车辆安全专项整治、联网联控系统专项整治等系列专项整治等工作。截止目前,共开展各项安全检查42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余人次,检查企业111家次,覆盖率达100%,排查安全生产隐患206次,整改率达100%。三是把握节点,保障安全。春节期间共投入客运车辆数148辆、客位数3124座,投入运力5977班次,整个春运期间共实现客运量8.8166万人,同比去年减少14.54%。全县春运交通运输情况总体趋好,未出现旅客大量滞留的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较好,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未发生一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高考期间,启动“绿丝带”爱心送考活动,52辆公交车及1157辆出租汽车免费为高考考生保驾护航,营造了“绿色、畅通、和谐”的高考环境。四是注重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出租汽车专项整治”等重大宣传活动,积极制作宣传栏,用真实典型的案例告诫大家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增强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远离生产事故。
(六)船舶水运管理跟进有力
一是明确职责,落实四级责任体系。按照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船主)全面负责、社会参与监督”的安全工作机制要求,全力协助和指导涉水镇人民政府加强自用船舶、渡口渡船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县、镇、村、船主四级安全管理责任制。通过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打非治违”“汛期”“五一节”“端午节”“安全生产月”等重点时段的活动,深入开展客运船舶检查,乡镇渡船、渡口安全整治,严厉打击自用船、渔船非法载人及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航行行为,依法清理航道内碍航设置及漂浮物等行动,使得辖区船舶航行秩序进一步改善,船舶违章率明显下降。二是加强治理,消除隐患。上半年,共开展重要航路、客运码头、渡口巡航49次,巡航里程1680公里,巡航出动执法人员233人次,检查渡口147道次;实施海事行政处罚3起,共计罚款800元;排查安全隐患28起,整治28起,整改率为100%,依法清理抬网18铺,拦河绳7条,清理新建非法网箱3处约12口18平方米;收缴三无船舶11艘次,现场销毁无人看管的老旧三无船舶2艘次;进出港船舶达814艘次,完成旅游客运量8912人次,客运周转量达17.8万人公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为船舶通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三是强化水上交通宣传工作。制作宣传标语23幅,分别悬挂在江界河码头、趸船、渡口及渡船上;制作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资料600余份,利用巡航(查)之机,深入到各农村渡口和人员集中的码头发放;通过微信平台向辖区涉水乡镇分管水上安全领导及工作人员,船舶公司负责人、船员,自用船、渔船船主及网箱业主发送安全宣传、防凝冻和防大风大雨预警信息100余条;组织船舶公司负责人、渡工、船员召开安全及培训教育会议,共开展培训教育6次,受教育船员150人次。通过不断扩大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知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有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七)狠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着力营造平安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
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总要求,聚焦交通运输行业中运输市场、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造氛围、出重拳、摸线索、同协作”,按照“四个全覆盖”(运输服务行业全覆盖、工程建设领域全覆盖、干部职工全覆盖、网络平台全覆盖)思路全力开展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全年,共排查出疑似涉黑涉恶涉乱线索共计7条,分别涉及道路运输类线索4条,交通工程建设类2条、海事运输类1条,已由局领导小组研究审核并于2019年3月29日上报县扫黑办,经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均不存在涉黑涉恶问题。下半年,按照中央、省、州、县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第19督导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指挥,及时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层层谈话,对整改工作周密部署,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对玉华矿区矿产品涉嫌垄断运输、非法营运屡禁不止、公交车与出租车因客源争抢发生的矛盾纠纷等问题,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同政法、公安、发改等部门协作配合,开展交通运输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联合专项行动,有效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八)党建、党风廉政建设齐头并进
瓮安县交通运输局党组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学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以求实创新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以担当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履职成效。在“畅想交通·纵横黔中”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县交通运输局党组坚持以党建引领工作全局,以创建“星级党支部”为抓手,以“五微行动”(微阵地、微公益、微形象、微心愿、微榜样)为切入点,以“四个一”(一路一车一船一窗口:“一路”四好农村路,“一车”党员示范公交车和出租车,“一船”党员示范船,“一窗口”车站、码头示范窗口)创建为载体,以“人悦其行、物优其流”为终极目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争创“五星”党支部待验收。年初,研究部署了年度全县交通运输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局属系统各单位、各科室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和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在交通建设工程领域,严格实施建设工程“三合同制”(即施工合同、廉政合同和安全合同),并明确规定“四不准”(不准接受施工单位的请吃、不准接受施工单位钱物、礼品、馈赠、不准在施工单位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支付凭证、不准利用公务之便要求施工单位办私人事情),以张文惠违纪案“一案一整改”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关工作纪律制度等,严格执行项目工程建设申报、审批程序和招投标、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瓮安县“三精”举措(服务群体“精确”,平台建设“精准”,服务质量“精细”)打造“通村村”平台,实现“小平台”有“大作为”
瓮安“通村村”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农村群众提供客运班线查询、预定,包车、订制班车(校车)、农村物流运输等服务,吸引省内外20余家同行部门来我县考察学习。截至目前,瓮安县已建立了调度中心1个,完成了78个村级物流服务站点的构建,预计2020年内将完成村级站点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收发快件12000余件,有效解决了物流进出村难问题。在政策项目推动下,当地蜜桃、汶川李、猕猴桃、葡萄陆续进入当地大型果蔬农产品销售集散中心和网络电商平台销售,辐射带动500余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50余万元,真正实现“黔货出山,金银进寨”。
(二)瓮安“四向发力”高质量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
2019年,我县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为契机,积极发动全民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助力。
1.全力建好乡村美丽路。一是政策出台有保障。紧扣“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要求,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协同配合、工作措施、服务保障“四个到位”,努力实现“畅安舒美”目标,把农村公路建设成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二是文化融合有特色。将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发展与“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机融合,实现“四好农村路”路网与红色文化有效衔接,为红色旅游资源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三是景观打造有生机。根据农村公路等级和自然地形、经济条件,在公路两侧边坡、公路留地及沿线空地等可绿化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乔灌花草套种”绿化补植。同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整齐、整洁、整治”要求,突出抓好农村公路重点部位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交通环境。四是强力推进有速度。率先在全省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运车辆的“双百”目标;按照“361”模式全面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进程,2019年5月底,全面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彻底解决了群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改造国道58.347公里,省道73.627公里;建成地方干线公路15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836公里,通组公路1357公里;实施生命防护工程630公里,危桥改造10座282延米。瓮安交通已形成组路连村道、村道连县乡道、县乡道连国省道、国省道连高等级公路的树状路网结构。
2.协力管好畅通平安路。一是压实责任分级管。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建立了县级路政行政综合执法与乡村组路产路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格局。二是推行路长覆盖管。大力推行“路长制”,实现13个镇(乡、街道)交通运输管理所全设置,100个村(居)村级交通运输管理站全覆盖。三是完善设施长效管。完善标志标牌,提升路容路貌,对存在严重锈蚀、缺失、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等农村公路沿线交通标识标牌及时排查整改。
3.聚力护好脱贫致富路。一是健全养护机制。健全“县为主体、分级负责、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技术水平。二是实施信息养护。率先建立“一路一档、一桥一档”公路养护技术档案,按照“一线一公示牌”的要求将线路信息、养护资金、责任路长等内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全县农村公路实现信息化管理。三是建强养护队伍。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实现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管理”模式。乡、村、组公路按照“县指导、乡(镇)统筹、村(社区)主导、组负责、联户落实”的原则,交由镇村管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全面开发“公路管护员”公益性岗位,将农村公路按平均5000元/年·人的标准就近就地优先承包给精准扶贫户进行管养。2017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提供公路管护员公益性岗位900余个,真正做到建一条、养一条、富一方。
4.合力运营好百姓满意路。一是探索道路运输业“4321”发展新思路运营好。大刀阔斧分三批次完成了城乡公交改革,打破城乡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格局,逐渐消除城乡差别,形成“城市公交、城乡公交、农村客运、农村区域客运”多格局运营模式,实现了城乡公交覆盖乡镇率100%、行政村通客运率100%。二是探索“4个3”举措破解出租车改革难题运营好。彻底消除了驾驶员的份子钱,给乘客带来了便利,也给从业人员带来了实惠,实现出租汽车改革反垄断最到位、走入市场最彻底“两个最”。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由量到质、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是投融资压力持续加大。在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交通正从大建设转为高质量发展,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交通投资难以长时间保持增长态势。二是防范风险要求更高。防风险和控债务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交通长期积累的债务风险不容乐观。交通筹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交通融资更加谨慎,传统融资手段难以为继,尤其对于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水运工程等项目上级补助资金较少给建设带来了更大难度。三是制约因素日渐趋紧。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日益显现,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推进缓慢,传统交通建设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四、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瓮安县交通运输局将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盯全年各块目标任务,切实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继续有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加快优化升级产业公路路网,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集中精力抓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县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保障。主要需做好以下几块工作。
一是继续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成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创建工作,以国家级示范县为奋斗目标,努力把“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输通道、营造“畅洁绿美安”的交通走廊,提升公路综合服务功能。
二是着力跟进国省干线改造项目推进进度。加快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及江界河至天文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底前建成珠藏至瓮水司段、完成天文经龙塘至江界河段总体形象进度50%以上;力争完成G354瓮安银坑水至肖家坳公路改扩建项目银坑水至鱼河段总体形象进度50%以上。严格按照“进度服从质量、质量服从科学”的原则全面加快项目建设。严格执行项目“八公开”制度,国省干线公路“五集中”、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等规定,全力做到施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强化公路隐患治理力度,保障车辆及行人出行安全。一方面增强沿线村民交通安全防护意识和法制安全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改造资金,增加农村公路后续安防工程建设经费投入,织密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开展县乡公路改造相关工作。结合“六网会战”及省州交通业务主管部门关于县乡公路改造项目计划安排,分年度分批次对全县县乡公路(含提等省道)进行改造升级,全面改善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
五是狠抓要素保障。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务、林业等部门通力协作,尽早完成项目工可、土地、环评、水保、林地等前期工作手续办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筹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为我县提供融资支持;加大对省州业务部门对接,用足对应政策,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撑。
六是强化队伍建设,迅速部署,扭转作风。按照批复的交通运输系统下属事业机构组建方案文件精神,强化阵地建设、理顺工作职责,构建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机构,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体制支撑。
瓮安县交通运输局
2019年12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