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政务要闻
跨越千里结 “教缘” “组团式”帮扶续写山海情深
打印 关闭 【字号:

7月初的瓮安,阳光明媚。走进瓮安县朵云学校,教室里不时传来整齐的读书声,校园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朵朵鲜花迎风摇曳。在今年投入使用的智慧图书室里,来自广州市海珠区支教团的金娜老师正在和五年级的孩子们开展《西游记》的阅读分享活动。精彩的分享、有趣的互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刚刚参加完阅读分享活动的五年级学生潘玺印开心地说:“我非常喜欢学校的阅览室,这里的图书内容很丰富,有的我在外面书店也没见到过。金老师也会定期为我们举办阅读活动,使我爱上了语文,更加爱上了写作。”

这间智慧图书室由广东凤和集团捐赠修建,参照广州市中小学阅览室的标准建设,配有智慧黑板、书柜、椅子和3000余套图书。作为东西部协作重点项目之一的瓮安县朵云学校,2020年6月投入使用。学校成立以来,先后有10多名支教教师从广州市海珠区来到这里。学校不断融合海珠瓮安两地教育理念,创新实施的“云云得意 朵朵生辉”,让这所年轻的学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024年8月,金娜老师和团队的另外两名教师来到这里,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针对学校年轻教师占比超 80%、教研基础薄弱的困境,金娜老师设计教研组培养方案,以“示范课引领 + 讲座输出 + 赛事打磨”组合拳,培育扎根本土的教师团队。

瓮安县朵云学校教师张永敏说:“金老师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我们学校的老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去请教她,她都会很耐心地一直帮助我们。”

一年的支教时间即将结束,金娜老师为学校量身定制了48页近3万字的《朵云学校三年规划(2026-2028)》。规划精准锚定家校协同断裂、生源基础薄弱、师资流动性大、课程体系单一四大办学瓶颈,将大湾区“云端教育”理念与朵云学校特点深度融合,构建起以“研云(理念研析)・筑云(体系搭建)・拓云(辐射赋能)”为脉络的“云教育”特色发展框架。

金娜老师说:“这一年的支教时光,是我三十年教龄中最珍贵的一份财富。我们是双向生长,我把我的一些教育经验教给他们。但是他们也教会了我什么叫坚持,什么叫韧劲,什么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办法,这也是给予我的一种力量。”

在瓮安第六中学,来自广州市海珠区的教师陈懿正在给七年级的学生复习语文知识点,这也是她给同学们上的最后一节语文课。相处了一年时间,同学们都很舍不得她。

瓮安六中七年级学生黄芸告诉记者,陈老师来了之后,她和同学们的成绩有特别大的提升。陈老师负责、温柔,课堂教学也很有趣。得知陈老师快离开了,她和班上的同学都非常地舍不得。在下课之后,全班同学一起唱了一首《最初的梦想》送给陈老师。“陈老师,谢谢您!我们会继续努力学习,在您看不见的地方闪闪发光。”全班同学齐声说道。

除了从事日常教学,陈懿老师还是2024年海珠区赴瓮安县支教队领队,挂职瓮安六中副校长。她经常组织支教队的教师开展研讨,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支教方法。 陈懿老师说:“我们这一年的工作目标定位是精准帮扶,双向成长。通过一课多磨,还有联合教研模式,当地老师也更容易生成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创新。”

陈懿老师说,这一年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从时间上来说,我们的支教帮扶是一年的期限,但是我们的教学交流没有期限,我们与老师们的交流还是会继续延续下去,我们也会为了东西部教育协作,去尽一份力量。” 陈懿老师表示。

教育质量稳步攀升、教师队伍专业精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学校管理提质增效…… 如今,这些成效在瓮安受援学校已成为常态。2024年,瓮安县与广州市海珠区两地教育主管部门持续深化交流合作,推动37 所学校成功结对签约。双方从硬件设施升级到教师能力培训,从课程体系优化到学生实践拓展,开展了全方位的帮扶协作。在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协作征程中,广州市海珠区与瓮安县不仅结下了深厚情谊,更以丰硕的协作成果,为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树立了生动范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