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政务要闻
瓮安这一年:共叙山海深情 同谱协作新篇
打印 关闭 【字号:

2024年,海珠瓮安两地聚焦“瓮安所需、海珠所能”,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全面提升协作水平,持续推动东西部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

回顾东西部协作的历史 ,两地已经逐渐从过去“给钱给物”的“硬件”帮扶模式向资源、技术、人才等更为关键的“软件”帮扶转变,这些“软件”涌入瓮安,为瓮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24年,海珠区共有3名党政干部和37名专业技术人才到瓮安县开展教育、医疗等帮扶工作,帮助提升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

瓮安县朵云学校(广州海珠小学)是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挂牌督战项目学校。2019年,广州市海珠区投资4500万元共建瓮安县朵云学校(广州海珠小学),切实解决了瓮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学生就读的后顾之忧。2024年9月,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小学教师金娜来到学校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宽敞明亮的教室、绿草如茵的足球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在随后的教学工作中,她意识到朵云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由于家长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无心上学等问题普遍存在。   “学校教学条件非常好,教学楼也很漂亮,教学设备跟广州没有太多的区别,但当我们真正走进课堂上课,才发现乡村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把我的毕生所学奉献给乡村教育。”瓮安县朵云学校(广州海珠小学)支教教师金娜说。

针对学生的情况,她因地制宜制定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架起文本内容与生活经验相互联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为了改变朵云学校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她从教师理念更新入手,定期开展课堂观察与课堂诊断,组织团队进行课堂思辨,建立名师工作站,从课堂语言、教学设计入手,手把手地帮助朵云学校的教师提高学术涵养和教学基本功。

“学校从校园文化理念的更新到软硬件设施的改善,都得到了广州市海珠区的大力帮扶。在近4年的办学时间里,海珠区每年都会有三名教师到我校进行定点帮扶,除了承担日常教育教学任务以外,还对我校教师进行教研科研、课题研究等‘传、帮、带’工作,并在学校多次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的研讨,经过12位支教老师对我们学校的帮扶,本校老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瓮安县朵云学校(广州海珠小学)副校长陶灵顺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瓮安县与广州市海珠区携手搭建教育协作帮扶桥梁以来,海珠区教育局与瓮安县教育局本着紧密沟通、协力合作、改革创新的原则,与瓮安县37所学校结对开展深度合作交流,覆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和特教全学段,共同推动两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瓮安第六中学与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朵云学校与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和海珠区实验小学的结对,成为粤黔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的典范。  教育帮扶只是海珠区和瓮安县结对帮扶成效的一个缩影。2024年,两地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对接,高层次推动,在全面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的基础上,持续加力升级,高标准完成海珠区和瓮安县签订的2024年度东西部协作任务。  这一年,在资金援助方面,广州市及海珠区累计向瓮安县投入财政援助资金合计4270万元,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合计386.84万元。

这一年,在就业帮扶方面,海珠区在瓮安县设立“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驿站”,帮助农村劳动力345人转移到广东等东部省份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13人;帮助新增农村劳动力238人在贵州省内就近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19人;动员组织瓮安籍农村学生到东部职业学校就读,定向培养技能人才;打造区域特色劳务品牌“贵州瓮福磷化工”,与企业共建就业基地4个。

这一年,在消费帮扶方面,东部省份采购、帮助销售瓮安县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如茶叶、鸡蛋、刺梨、黄粑等金额累计达3.04亿元。

这一年,在结对帮扶方面,海珠区37所学校结对帮扶瓮安县37所学校、海珠区及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共15家医院结对帮扶瓮安县16家医院,已全部开展实质性帮扶;海珠区18个村、企、社会组织结对帮扶瓮安县7个村、企、社会组织;在瓮安县开展教育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培训40期2796人次。  这一年,在区域协作方面,海珠区引导4家企业入驻共建产业园,实际投资额0.37亿元。

瓮安的雄浑山风,海珠的大海潮音,不以山海为远,携手共赴未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海珠瓮安两地将持续加大协作力度,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持续推进两地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继续谱写新时代聚力发展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