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政务要闻
瓮安这一年:“四改”发力 加快城市更新进程
打印 关闭 【字号:

2022年,瓮安县始终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镇地下管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以重点改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品质以及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进程,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旧小区改造彰显民生情怀,缔造民生福祉,是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记者走进位于瓮水街道兴隆社区的原粮食局宿舍小区,新改造的小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干净整洁的墙面、宽敞平坦的院子、郁郁葱葱的绿化、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昔日的老旧小区已经旧貌换新颜,实现了华丽的大变身。

瓮水街道兴隆社区居民顾大学说:“老旧小区改造之前,楼梯间杂物堆得比较多,人们的自觉性差,改善后楼梯间的杂物少了,各方面的环境提高了,消防通道也搞好了,老百姓很满意。”

硬件设施提升了,摆在大家面前的新目标就是守住文明。小区内随处可见文明公约和文明提示语,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改造后的小区为了方便管理,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设党群服务站1个。

据了解,2022年,瓮安县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4个,涉及6523户,分为四期项目实施,总投资19953万元,截止2022年12月,44个小区6523户已全部开工,完工28个小区3475户。

2022年,瓮安县把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当作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按照“因地制宜、因街施策”的工作思路,以坚持“一街一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理念来进行改造,全力打造宜居新家园,让老百姓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瓮水街道花桥社区的大水沟路段就是其中一段,对该路段的地下管网进行了规范设置,对路面进行了硬化,这样既消除了道路破损带来的安全隐患,又改善了275户900余人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瓮水街道花桥社区居民曾平丽说:“这条路修以前,下水道在下大雨时就会积水不退,加上路面坑洼,导致人和车辆出行都不方便,现在道路改造之后,路面不再积水了,也没有那么多灰尘,生意就比以前好做一点。”

据了解,瓮安县2022年改造背街小巷16条,改造道路总长11991米,总投资4197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

除了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之外,棚户区改造也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位于瓮安县城中街的富贵花苑项目就是正在实施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该项目征收面积65066.64平方米,涉及被征收户572户,目前部分安置房的主体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室外装饰以及门窗安装。

这一年,瓮安县坚持强功能、优布局、城镇提质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完成新一轮“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朵云湖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拓展区路网贯通基本形成。县城建成区面积 24.8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 64%,排名全州第二。完成“交邮融合+”示范县创建,为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提供便捷物流通道。开工建设安置房 3904 套,完成 28 个老旧小区、16 条背街小巷和 110 公里城镇管网改造,新增公共停车位1080 个、城镇道路(慢行道)7 公里。完成狮子桥、新二中等城市内涝点治理。完成城市景观绿化工程 3 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4.33 平方米。深入打造“15 分钟便民生活圈”社区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物业、车位租售管理。打造重点消费商圈 1个、夜间经济街区 1 条、特色商业步行街 1 条。建成充电桩 96个、5G通信基站 168 个,更换新能源出租汽车 928 辆。

瓮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屋保障安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汉清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强力推进瓮安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立足瓮安发展定位,加快城镇化项目建设,特别是以城镇‘四改’为重点,推动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镇管网改造建设,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实现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