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调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积极性,融合村支两委和包保单位的优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实落细各项民生政策,高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玉山镇新庄村积极探索“轮值书记”制度,奋力构建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用好“轮值”,巧借合力,完善新制度。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实力是新形势下党建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玉山镇新庄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合力,化掌为拳,大力探索“轮值书记”制度。依托村支两委群众基础深厚、村情民俗熟悉的优势,结合驻村工作队资源多、人员力量充实的条件,搭建“轮值书记”制度机制,确保帮扶单位职能和村支两委职能协调发挥,促进“公转带自转、自转促公转”高效运行。充分发挥每名党员干部的才能,借助“轮值书记”的契机将党员干部对乡村发展的思路和想法融入到基层建设中来,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民主协商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将轮值成效纳入工作考核,以做促进、以考促干,鼓励党员干部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真正做到轮值在岗、人民在心、责任在肩、担当在行。
当好“书记”,善于借力,解锁新身份。基层治理要调动各方力量,村居事务发展更要集思广益。“轮值书记”,让“单打独斗”向“群策群力”转变,更大限度地优化了乡村基层治理模式。玉山镇新庄村坚持“轮值书记”就是党建大格局发展新模式,借助包保单位力量,多岗位锻炼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实现为民服务的目标。“轮值书记”为推动党员干部资源合理配置、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供了平台,通过采取轮岗开展工作、轮流主持事务、新老“书记”传帮带等形式,多岗位、多层次培养锻炼党员干部,打破“一次分配、一个岗位、一个办公室”导致的不流动、不延续格局,通过解锁“支书”身份、岗位轮换,让党员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学习掌握到不同的技能知识,适应不同的岗位环境,增强各方面能力素质,充分挖掘工作潜能,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实现干部成长和工作创新“双提升”。
办好实事,精准发力,实现新成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找准发力点。玉山镇新庄村推行“轮值书记”以精准服务群众为目标,依托包保单位,创新服务形式,丰富群众生活,化解群众难题,建设和美乡村。“轮值书记”制度坚持组织带动,共同治理;书记带领,共同协商;党员带头,共治共享。在“轮值书记”制度的推行下,玉山镇新庄村聚焦群众关心关注问题,以“千万工程”为指引,补齐影响群众生活的短板,改善村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依托厕所革命完成户厕修缮,超额完成图斑就地整改任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1.1亩,修整3800米河道,修建2200米沟渠、铺设450米管道、建成5个抗旱蓄水池,覆盖农业生产面积约为500亩。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调和辖区砖工厂与周边农户关于污染防治和土地租赁矛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重视法律普及与宣传工作,培养法律明白人10名,签约法律顾问1名,荣获“黔南州民主法治示范村”。
下一步,玉山镇新庄村将持续推进打造党建亮点品牌,坚持“轮值书记”主导,多元共治,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巩固乡村振兴新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