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公司和机构打着“互联网金融、投资管理、代客理财、普惠金融、咨询服务、大数据服务、电子货币及其衍生品”等名义,以高利息或高收益为诱饵,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国外噱头基金会,迪拜或新加坡项目;有的则慌称与相关国有金融机构合作或由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担保、资金存管等作为伪装,指派业务员走门串户迷惑公众;有的以“新能源”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以先高价购买后逐步返还的方式,层级发展客户、获取非法利益,对我县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不法分子为了打造形象,往往通过公益活动、宣讲会、推介会、口口相传等方式大肆宣扬,然后建立线下工作室,开始拉人头。很多投资者一入项目深似海,明知是资金盘,明知道网站APP是假的,但还是义无反顾,认为自己是天选人才,一定跑得过项目方。殊不知不管多少资金盘子都离不开画饼子,引流圈钱,然后拍屁股跑路。
尤其是近期,我县的少数群众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失去理智,不进行理性思考,不咨询金融机构等投资理财专业人员,不考虑资金投资风险,执意参与一些打着“国际原油现货衍生品、迪拜黄金、原油投资、外汇期货、原油期货、股指和个股期货、能源、新股IPO”等噱头的理财业务。
从历年侦办、审判的非法集资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案件来看,越是以“高额回报”“无风险”等诱饵对群众进行诱惑的投资理财,越是暗藏“机关”,深藏“陷阱”。一些群众发财心切,不到正规银行参与理财投资,不相信银行工作人员的善意劝告,不相信媒体对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的宣传,反而对一些公司的业务员深信不疑,执意、自愿跳入“陷阱”去上当受骗,等涉案公司高层管理者“跑路”(即携款潜逃)后,才后悔莫及,然后又到公、检、法等部门反映,要求帮其挽回损失。虽然,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能够被绳之以法,但是,从全国各地侦破的此类案件来看,挽回损失十分困难,有的案件在破案后,甚至不能追回一分钱!
希望我县广大群众提高投资风险意识,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切记“你想他的利息,他想你的本金”,不要盲从宣传广告,不要听信他人诱导,不要眼红高额回报,不要落入陷阱圈套!
在此,我们郑重警示广大群众:参与正规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行业以外的投资理财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执意投资,风险自担,损失自负!
如果发现有人加入非法集资项目,请千万不要参与,并劝说亲友尽早退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财产安全。同时,请及时收集和保存广告宣传资料、推介会录音录像、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主动向县公安机关、县国资金融中心等有关部门提交证据或线索。
瓮安县国有资产和金融服务中心
2025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