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稳岗就业
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黔南州新冠疫情期间稳就业 保就业十条措施》的通知
打印 关闭 【字号:

各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经研究,现将《黔南州新冠疫情期间稳就业保就业十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 年 9 月 12 日

黔南州新冠疫情期间稳就业保就业十条措施

近期,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省内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及我州等地发生本土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确保全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提出如下十条措施。

一、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加强对重点企业招用工状况、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分析研判疫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影响,适时调整就业监测区域和服务方式。加强与当地统计调查部门沟通对接,尤其是疫情发生的地区,主动将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举措与成效向当地统计调查部门报告,争取理解与支持。

二、加大就业政策宣传。线上依托公共就业平台、人社官网、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等,开设“就业政策速递”专栏,加大就业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面。线下组织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推动就业政策落到基层、落到企业、落到群众,切实发挥好政策实效。

三、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援助暖民心、百日攻坚促就业”专项行动,开展新一轮“失业人员摸底、岗位收集推荐、就业关爱帮扶”活动。运用公共招聘网、人力资源网等平台提供岗位信息,采取直播带岗、线上招聘等形式在疫情防控期间持续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服务模式。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发挥“零工驿站”促进灵活就业作用。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疫情的地方,要坚决执行当地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措施,实行封闭和停止线下培训,采取线上培训、录播小视频等线上方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其他地区严格执行培训报备审批制度,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强化内部管控和培训管理。

五、服务保障企业用工。持续推动“政策找企”行动,深入开展惠企政策“应享未享”排查,落实涉疫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支持企业稳岗留工。有疫情的地方,采取书面调研、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了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做好精准服务,深度服务,加密与企业对接服务频次,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六、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进一步做实2022 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台账,落实“1311”服务,强化职业指导和岗位供给,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疫情后尽早就业创业。依托重点行业、重点产业、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收集和储备就业岗位,帮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对因疫情原因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七、加大返乡人员监测。强化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部门数据比对,加强省内外涉疫地区农村劳动力返乡监测和跟踪服务,建好返乡人员台账。建立健全规模性失业应急处置机制和预警机制,研判风险隐患,防范和化解因疫情影响可能出现的企业规模性裁员、减员等风险。

八、兑现援企纾困政策。持续落实“缓”“降”“返”“扩”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尤其对累计出现 1 个(含)以上中高风险疫情地区的县(市)域内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参保企业,按每名兑现参保职工 400 元的标准发放留工培训补助。

九、加大劳动就业维权。加强人力资源市场整顿,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联合调查研究、联合关爱维权等专项行动,健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十、推广线上业务办理。引导服务对象通过贵州省政务服务网、“贵州社保”APP、“掌上 12333”APP、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等渠道线上提交资料,做好社保缴费、待遇申领、线上招聘、欠薪投诉受理和政策解答,确保疫情期间工作不断、秩序不乱、标准不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