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发展规划
珠藏镇人民政府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打印 关闭 【字号: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珠藏镇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治理提效等重点领域,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筑牢了坚实根基。下半年将结合珠藏实际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农业稳产增收,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严守耕地红线稳根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耕地质量,做好高标准农田维护,完善灌溉排水设施,修复老化水渠,保障灌溉需求;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依托网格化管理,每月开展乱占耕地巡查,重点排查“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良田粮用和高标准农田区域全部用于种粮。做强农业生产提效能。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兑现和宣传力度,运用“1+4+N”三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集中式现代化育秧,有效提高秧苗质量和种植效率,强化病虫害监测防控,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提效能,确保油菜、马铃薯、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推动企业升级延链条。聚焦辣椒、高粱、烤烟等优势作物,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推进辣椒加工厂建设,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推动由“种得好”向“卖得好”“效益好”转变。

二、坚守防止返贫底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做好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农户自主申报和线索排查联动机制,畅通风险发现、申报渠道,常态化开展“3+1”成果“回头看”,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第一时间纳入监测帮扶,确保监测帮扶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优就业帮扶。精准了解群众就业难题,用好交通补贴、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以工代赈”、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举措,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率和稳定性。做强特色产业。聚焦辣椒、高粱、烤烟等优势作物,持续做优主导产业,持续发展订单农业,以产业奖补激发群众热情,带动农户稳定增收、集体经济增效。

三、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乱堆杂物;稳步推进旱厕改造、圈舍规范提升;集中整治残垣断壁,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打造荣院村苦月井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暨“两清两改两治理”示范点,带动镇域村容村貌全域整洁、焕新升级。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重点实施道路硬化、拓宽等提升工程,同步配套完善道路沿线照明、安防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和生活便利度。加强生态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林地管护,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排污等破坏生态行为,守护好村庄的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精准覆盖重点群体。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聚焦“一老一小”、残疾人、低保对象等,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让一人掉队。创造更加充足的就业机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创业就业奖补政策,大力推进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县域医疗次中心等项目建设,强化儿童福利保障、医疗保障衔接,同步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群众咨询反馈工作,以更贴心的服务织密民生“安全网”。

五、强化平安稳定根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绷紧安全生产之弦。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矿山、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地质灾害及烟花爆竹、工贸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学校、商场、超市、宾馆、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演练工作,全面提升抵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定期清点应急物资,确保数量充足、状态完好,保障发生突发情况能快速调配、高效使用。夯实基层治理根基。聚焦信访维稳、矛盾纠纷等关键领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抓好溯源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安全稳定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抓好社会治安、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等工作。筑牢德法共治防线。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典型案例宣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以德治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保障德治成效,构建德法兼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