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发展规划
瓮安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打印 关闭 【字号:

一、狠抓招商引资,做强产业链。一是聚焦强链延链,不断招大引强。持续算好投入产出账,瞄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区,紧盯华友钴业、四川能投、江山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重点在电池正极材料、电池回收、储能、磷系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磷酸盐、氟硅新材料等领域的项目招引上下功夫,力争签约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3个,3~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增引进项目资金100亿元以上。二是整合关键资源,打造产业名片。基于磷资源禀赋,通过产能置换等方式,将黄磷产能从15万吨提升到30万吨以上,在国内行业占比提升到30%左右,形成国内最大的黄磷产业聚集区。同时,招引落地一批黄磷下游精深加工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黄磷就地转化率达80%以上。进一步整合磷、煤、铁等资源,积极帮助申请热电联产,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将黄磷、磷酸铁、五氯化磷、有机磷等优势产品打造为全国极具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三是探索渠道路径,提升资源价值。积极培育招引项目快速实现上市,借助所招引优强企业的技术、市场、资金等优势,结合实际考虑将平台公司所掌握的闲置土地、各类矿产资源参股入股,不断探索土地入股合作和矿权期权新模式,通过优强企业“带着飞”,实现资源变资本,拓宽政府财力增长渠道。

二、狠抓项目落地,做优服务链。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四中心”服务机制及功能,聚焦提高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加快占补平衡指标生产,强化产能、能耗、污染物排放等要素保障,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实现雅友一期、芭田新能源一期、金正大电池级磷酸氢铵等7个项目满负荷生产;推动瓮福化学一期、雅友二期、芭田二期等8个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恒昌一期、凯迪森一期、胜泓威一期等7个重点项目主体施工;力争年内形成55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1万吨六氟磷酸锂、60万吨双氧水和0.65万吨高纯锂电产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迭代,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占全县固投70%左右。二是优化生产性服务。推动火车站仓储物流站、矿山运输重卡换电站、智慧物流、智慧园区平台建设,提升园区物流能力;整合资源,在园区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综合清洁渣场、商混、砂石、沥青、钢材、生产备品配件等方面提供物美价廉服务,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发挥政银企、政校企平台作用,力争获批基金6亿元以上,新增产业工人3000人以上。三是提升生活性服务。持续解决工业人才在居住、医疗保障、子女就学就业等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飞练湖产业小镇落地建设,打造高层次综合性生态产业小镇以及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兴城市综合体,助推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

三、狠抓园区建设,做实配套链。一是夯实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设法突破电力供应瓶颈,启动基础园区道路提级改造,加快建设云中港集疏运公路等工程,同时,高效使用园区配套及专项债资金,加快完善园区供排水、燃气管网、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二是深化园区改革。进一步探索园区企业化、市场化、实体化运营改革,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矿产品开发贸易、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等关键领域集中,全面提升园区管理和运营水平,推动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年盈利2000万元以上。三是提升本质安全。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和“十有两禁”要求,按照轻重缓急编制完善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化工园区产业规划等20项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实操实训基地、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等7个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紧盯煤矿及非煤矿山、危化企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环保日常监管,同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定向式安全环保评估,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整改,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实现环保超低排放。

四、狠抓开放创新,做活驱动链。一是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家、省级科研平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四川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启动胜泓威、名泰化工、凯迪森3家专项实验室建设,获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各3家。二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利用六高一铁优势,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促进金正大、芭田、川磷等企业高端化肥出口,全面做好磷系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精细化工产品外贸对接,力争2023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三是切实做好“两化”融合。对标国内先进化工园区,高水平实施好智慧园区建设;借助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聚集,推动区域内产业“两化”融合跨越式发展,同时加强对传统产业信息化转型指导,重点支持芭田小高寨5G矿山建设和雅友智能化工厂建设,打造集智慧矿山、智慧运输、智慧工厂、智慧平台管理的智慧园区,促进园区提质转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