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主攻方向: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总要求,围绕“六大聚焦”,实施“六大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开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珠藏新未来。
一、聚焦富民增收,大力实施产业兴农行动
把“产业兴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后续发展的根基,下大力气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接二连三”。一是精准发力壮大产业规模。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根据县委“三主三特”农业产业布局,以辣椒、烤烟、茶叶、银杏为四大主攻方向,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强管护”,因势利导、深耕厚植、精准发力。扩大辣椒种植面积,为精深加工打牢基础;把烤烟面积稳定在4000亩以上,稳定提升烟叶品质。推动茶企整合资源,调优部分品种,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溢价力。以市场化方式改进药用银杏运行模式,提升群众自我管护水平。二是久久为功严密组织方式。以村社合一为抓手,进一步巩固“股份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竞争风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集体经济。整合资源开展各类农技培训。建立乡土人才库,用好田专家和土秀才。建立农技人才包村服务制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队伍。大力推行农业保险,筑牢产业风险防护墙。三是绵绵用力完善配套设施。根据镇域立地条件,按照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的思路,谋划编制储备实施一批道路、水池、沟渠、山塘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生产基地支撑保障能力。聚焦辣椒产业,通过申报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动辣椒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
二、聚焦融合联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突出以人为核心,同步推进镇区建设和农村建设,努力在新时代乡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走前列、做表率。一是镇村联动聚人气。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策引导、盘活资源”原则,依托环镇区道路沿线土地,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自愿退出,产业化引导散居在各村的群众有序向镇区集中。立足国土空间规划和现有基础,完成村庄分类与布局,科学合理逐步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强化村庄风貌引导。二是多管齐下强基础。全力加快瓮遵铁路桐梓坡火车站拆迁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施工环境,引导拆迁群众向镇区集中。加快荒田沟水库建设,优化水资源调配,大幅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启动实施城乡污水管网和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加快推动供排水一体化进程,有效提升镇区污水处理能力。全力推进弱电下地实体化运营,有效破解天际“蜘蛛网”。力争将环镇公交运行纳入全县公交线路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度。三是试点推进闯新路。围绕“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建筑、田园生活、田园风光,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要求,整合各类资源,把市湾村打造成珠藏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其他村探索经验。千方百计争取资金项目,不断提升入户路、产业路、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
三、聚焦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宜居行动
把改善人居生态宜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着重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确保五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二是坚定不移强化污染治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要求,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巩固提升上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效。强化源头治理和综合防控,对镇区养殖场粪污处理进行挂牌督战。加大对矿山生态修复各方责任主体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整改到位。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把项目入口关,坚决杜绝高污染企业进入我镇。三是不遗余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严打捕捞行为,整治钓鱼乱象,继续落实长江流域重点领域“十年禁渔”。完成荒田坝尾矿库闭库治理。坚决实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林木盗伐行为。加强造林抚育管护,全面完成退耕还林任务。
四、聚焦文化兴盛,大力实施文明提升行动
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珠藏社会新风尚。一是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友善、最美庭院、孝老爱亲等示范户评比创建活动,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群众讲正气、明是非、守法纪、树新风,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是丰富文化体育活动。加大桐梓坡农会游击队旧址保护,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继承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利用“幸福进万家·瓮水长歌文化精品乡村行”平台,将文艺活动与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申报项目,不断完善镇村两级文化体育设施设备。三是抢占意识形态高地。用好各类平台,创新开展宣传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讲好珠藏故事,传播珠藏声音,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持续开展宗教领域“乱象”排查整治,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及境外渗透活动。大力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全面净化文化市场。
五、聚焦人民至上,大力实施民生改善行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厚植民生之基,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一是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校长治校能力,推行校长、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力量。全力保障教育物资投入。全面减轻学校非教学外各类负担。按规定撤并教学点,推动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向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力争瓮安县中医院珠藏分院早日落地建设,根本改善群众就医条件。通过人才引进、上挂学习、专家坐诊等方式,提高诊疗质量;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监督管理,依法依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三是全力提升创业就业服务水平。持续加大对边缘户的动态监测预警工作,做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易地搬迁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大力宣传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四是全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实行应保尽保,有效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六、聚焦乡村善治,大力实施创新治理行动
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一是全面推动双网合一。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以村级党支部为核心,把党小组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乡村振兴“1+2+N”网格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基层党建、民生服务、社会事务、平安建设等一网通办,着力构建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格局。二是全面推进“三治”融合。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村民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构建农民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法治精神,鼓励村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制定村规民约,引导乡村形成爱党爱国、崇德向善、重义守信的精神共同体。三是全面深化平安珠藏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完善和发挥“天网工程”作用,严密防范、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打击违法犯罪、服务民生能力。着力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充分发挥综治中心调解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整利益平衡、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灾害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